硅酸鹽熔體中的溶解機制礦物樣品分析顯微鏡
在高于一大氣壓壓力下的熔融關系 最近幾年中,實驗工作者把大部分時間用來進行在高于地表壓力下的實驗,因為引起火成巖噴發作用的多數過程發生在噴發作用本身之前,為獲得這類數據所進行的實驗被稱為 將火成巖的低壓演變與高壓演變分開來的最重要的考慮,揮發分在硅酸鹽熔體中的可溶性特點可能對巖石的化學演化型式以及物理性質
對于揮發分在硅酸鹽熔體中的溶解機制的理解,也提供了揮發分對巖石的熔融習性以及熔體的物理性質的影響的了解。既不隨熔體總體成分發生很大變化,也不隨溫度變化發生巨大變化。二氧化碳是地殼中第二個最重要的揮發分。然而,在給定的溫度、壓力和熔體總體成分下,C02的飽和水平一般要比水小得多,正如圖11.8中的數據實例所表明的情況。C02和H20在硅酸鹽熔體中不同的可熔性的反映是它們對于硅酸鹽固相線和液相線溫度的影響。 在玄武巖熔體中的溶解廈 這兩種揮發分往往一起出現。在地殼壓力條件下,C02組分的影響主要是沖淡H20的影響,于是降低了它的活度。但是應該強調指出,由于這種相反的可溶性,這兩種揮發分會在熔體與共存的蒸氣(流體)之間發生強烈的分離。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shhzengshi.com)